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 通知公告

河池市2022年农机化工作成效宣传

2022-08-31 18:10     来源:河池市农机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2年,河池市农机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和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政策为大,落实农机惠农政策,践行为民宗旨

(一)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让更多群众“买得起”好农机。2022年我市共争取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53.86万元,用于对农户购买补贴目录内的农机具进行补贴,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截至8月底,全市使用补贴资金1868.25万元,已结算1524万元,共补贴机具台数4695台,受益农户达3743户。已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绩效考评任务。

(二)实施糖料蔗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让更多群众“用得起”农机。2022年,我市共获得到中央资金3080万元,对糖料蔗耕种管收多个环节机械化作业进行补贴,有效促进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截至8月底,全市已登记使用2121万元,补贴作业面积1.43万公顷,受益农户达2.73万户资金使用和结算进度领跑全区。

(三)推进农机具报废补贴政策,让更多群众“换得起”农机。我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促进老旧农机的淘汰进度,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截至8月底,全市已使用农机报废补贴资金54,补贴机具91台,受益户89我市的农机报废补贴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

二、坚持项目为王,实施农机化项目,助推产业振兴

(一)增点扩面实施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项目。2022年我市向自治区争取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项目资金380万元,安排在宜州区、南丹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都安县等6个县(区)实施,项目数量较去年增加3倍。通过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针对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油料作物生产薄弱环节进行补贴。目前宜州区、南丹县已完成方案的制定,正在有序推进。其他属于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已基本完成资金整合,用于建设水稻育插秧和烘干中心,为补齐水稻机械化生产短板打好基础。

(二)持续发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创建项目。2022年,全区优势特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共9个,其中2个落地河池,总资金170万元,分别在大化、天峨投资100万元和70万元支持沃柑、旱藕两个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三)继续实施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争取自治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资金230万元,在宜州、环江、南丹、东兰、都安5个县区实施,用于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购买农技服务、建设农技化示范基地等,建立健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

三、坚持守土尽责,发挥农机装备优势,保障农业生产

    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维修网点、农机大户、农机销售企业的协调,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截至8月底,全市共组织干部、技术人员下乡3350人次,深入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对机手和维修工人培训887人次,保障农机零配件供应充足和田间作业机具状态良好。共召开现场会20场,其中自治区级现场会1场、市级现场会1场。春耕“双抢”期间共检修各类农机具74470台套,投入机具229494台套,其中拖拉机56725台,插秧机838台,收割机2125台。完成水稻机耕29463公顷、玉米机耕25436公顷,完成水稻机播10004公顷,完成水稻机收41426公顷。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唱主角、挑大梁,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